第一百零四章 天子初诏(1 / 2)

加入书签

丞相乙浑咆哮朝堂,群臣失色,皆不敢言。侍中赵范黯然而退,乙浑见此,颇为得意。

此时,中书令高允出班道:“丞相大人,今日朝堂,已非往昔。皇上亲政,咱们做臣子的,岂可僭越?丞相大人,本官以为,吏部尚书拓跋云之事,当由皇上圣断!”

见高允如是说,司空和其奴、司徒刘尼皆言中书令大人之言甚善,群臣见状,亦尽皆附和。乙浑自觉理亏,也不觉收声,向献文帝拜伏道:“臣乙浑冒犯天威,请皇上降罪!”

献文帝见状,心中已然有数。然群臣虽然恶乙浑者多,朝廷实权却尽皆掌握于乙浑之手。他牢记冯太后之言,此时切不可急,以防乙浑反。

献文帝拓跋弘道:“丞相请起,国之大事,联皆赖丞相与诸位大人,岂能以小节而罪丞相也?”

乙浑谢恩而起,献文帝道:“丞相,吏部尚书拓跋云何在?为何今天不见上朝?”

乙浑于上朝之前,已派贾秀将吏部尚书府团团围住。若不是献文帝亲政,乙浑早就矫诏杀了吏部尚书拓跋云。现在皇帝亲政,乙浑虽然没把献文帝放在眼中,但毕竟他目前没作好充分的准备,面子上的君臣之礼还得遵守。

乙浑也从贾秀之言,欲待献文帝第一天亲政之机便发难,向献文帝讨要圣旨,诛杀吏部尚书拓跋云。

见皇帝问,乙浑躬身答道:“皇上,吏部尚书拓跋云犯数罪,理应处死。故臣早上已令殿中尚书贾秀带兵围住拓跋云府弟,只待上朝奏明皇上,请得皇上圣旨而诛之!”

群臣闻言,皆大惊。前乙浑矫诏诛杀大臣,群臣心中尚希望皇上或太后出面,镇慑乙浑。如今天皇帝给乙浑所逼,真的下诏诛杀吏部尚书拓跋云,那就成了天子所杀,而不是乙浑矫诏,恐怕朝臣之中,稍有不顺乙浑意者,皆能为其所杀。百官震恐,皆惴惴不安在等等着眼前的小皇帝如何发落。

司徒刘尼与司空和其奴心中更是惊忧,皇帝年幼,如何能懂得朝事复杂?若皇帝为乙浑玩于股掌之上,只怕大魏江山不保。

独有中书令高允,面露喜色。他心中暗思:“以冯太后之谋略,岂有不识乙浑不臣之心?太后携皇帝上朝,吩咐皇上亲政,自己退居后宫,不问政事,恐怕不那么简单。”

中书令高允料定,此必是冯太后以退为进之计。她令小皇帝上朝,以迷惑乙浑,自己则躲在幕后,看准机会给予乙浑致命一击。故中书令高允认为,小皇帝虽然年幼,从未处理过朝政,但他必得太后面授机宜,自有办法对付乙浑,而保吏部尚书拓跋郁不死。

献文帝见乙浑回答已经带兵围住吏部尚书府,只等自己下诏杀之,不觉暗暗心惊。他没料到,连吏部尚书这样的高官,乙浑都能轻易将其困住而欲杀之。幸好有太后三计付于自己,故小皇帝拓跋弘早就思有对策,心中并不慌张。

朝堂之上鸦雀无声,文武百官都在静静等待献文帝第一次处理朝政,发布诏命。献文帝那镇定自若的神色,令群心不禁大感惊讶。这完全不象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浑身上下透露出一股君临天下的气势,连乙浑都不禁大感意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