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处理党羽(1 / 2)

加入书签

冯太后如何处置乙浑追随者方面,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遵循旧制,大开杀戒。这样做,虽然可以通过严厉镇压,使朝廷得一时之安,表面看起来稳定了,实际在统治集团内留下裂痕,朝廷空虚,人心惶惶,会有潜在的危险与隐患;二是施行仁政,淡化处理,以争取人心,不搞四面树敌。

冯太后再三权衡之下,最终选择了第二种。她把追随过乙浑的人分成四类,除了罪大恶极者外,其他的都得到了宽大处理,甚至情节轻的,朝廷压根没有任何处理的意思,仍命这些人官居旧职。

虽然太后懿旨一出,朝臣悬着的心安定了许多,但毕竟北魏开国以来,历任君主皆是严刑针对谋反和贪赃者,与乙浑有染之人,仍是心下惴惴。他们担忧这是冯太后因为刚刚诛杀了乙浑,朝政未稳,一时采用的权宜之计,只为安朝臣之心,恐怕日后还要清算旧账。

这时,朝野之中,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向了与乙浑狼狈为奸、称病在家的慕容白曜身上。要说乙浑的最大帮凶,非慕容白曜莫属,冯太后如何处置慕容白曜,也可从中窥得冯太后的真实用意。

冯太后早已洞察群臣的心思,她也在考虑着如何处理慕容白曜,才能安定天下之心。

慕容白曜在乙浑专权期间,与乙浑共秉朝政,成为乙浑的主要帮手,乙浑专权和谋反的主要策略,皆来自于慕容白曜。

慕容白曜出身世家,年轻时,在中书省当过下级官员,因为太武帝赞其敦直而给事东宫。进入东宫之后,慕容白曜各方面都表现得很不错,深得太武帝喜欢,更得皇孙拓跋濬的信任。在宗爱连弑二帝,陆丽、刘尼、源贺诛杀宗爱,拥戴拓跋濬当了皇后帝,慕容白曜在文成帝拓跋濬手中得到了逐步晋升。

慕容白曜的父亲去世后,文成帝降诏封慕容白曜继承了其父高阳公的爵位,文成帝后来晋升他为北部尚书。

在此期间,慕容白曜严格依法办事,没有任何偏袒,文成帝非常赏识他。文成帝去世后,慕容白曜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迁尚书右仆射,进爵南乡公,加安南将军。

文成帝死后,太后养伤,皇帝居丧,乙浑专权,慕容白曜一下子觉得失去了束缚,开始与乙浑狼狈为奸。虽然他对乙浑出了不少主意,但真正到乙浑想谋反时,他还是退缩了,称病在家不出。乙浑被诛,慕容白曜在家里寝食不安,不知道自己将会面对什么命运。在大多数人看来,冯太后必然会降诏诛其三族,以慑天下,连慕容白曜自己也是这种想法,惶恐不可终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