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代号071(2 / 2)

加入书签

戴笠知道真要去见委员长,照委员长的脾气,即使自己再备受宠爱,特务处的小仓库肯定也要为国家的战备仓库让路,弄不好自己什么也捞不着。

戴笠哪吃过这样的哑巴亏,绝不甘心就此作罢,“樵峰兄,看你说的,兄弟也是识大体的人,就不用去烦劳委员长了。国家利益高于团体利益我还是懂的,但我们特务处的人已经介入了,建立战备仓库这样大的事情,出现了泄密就不好了吧?”戴笠的无赖嘴脸表露的一览无余,这是**裸的威胁。

俞飞鹏也知道不给点好处堵住这位戴老板的嘴他是不会轻易罢休的,“雨农老弟,特务处的保密措施我还是信得过的。这样,战备仓库建好后拨一间归你单独管理,另外再在江城给你们建一个特工培训基地和一个室内靶场,你看怎么样?”

这些条件已经足够优厚了,戴笠脸上终于又开始多云转晴,“如此甚好,那要多谢樵峰老兄了!告辞!”

1933年春,国内为数不多的几支工兵部队几乎同时接到了军事委员会的秘密指令,立即放弃还未完工的工程,分别乘火车或运输船从各自驻地出发抵达江城和海城。在火车和轮船上他们的军装被统一收回,发给的是码头装卸工的布衣汗衫。

施工机械和发电机被拆散,分开携带。趁着茫茫夜色,卡车把蒙上眼睛的工兵们拉到一个不知名的山里,工兵们背着沉重的工具开始艰难的夜间攀登,路上被告知遇到灯光要趴下隐蔽自己不准出声,到达施工地点后再被绳索吊进一个硕大的山洞内。

长官告诉工兵们,工期三年,薪金三倍,施工材料夜间由外面背进,吃喝拉撒全在洞内,擅自出洞者外面的警卫部队将杀无赦。阴暗的洞窟内,工兵们在发电机的轰鸣声和昏暗的灯光下不分昼夜,挥汗如雨。身体的疲惫和发霉的馒头算不得什么,寂寞是他们最大的敌人,阳光是他们最奢侈的享受。

星月交替,寒来暑往,施工期间,行政院军政部长何应钦上将、军需署长俞飞鹏中将等高级将领先后进行视察,就连蒋委员长也多次询问秘密仓库的施工进度、仓储能力。

三年后,施工部队在付出了八人因开小差逃跑被射杀,十二人因施工事故身亡,六人神秘失踪,三人因长期压抑精神失常自杀的沉痛代价后,终于于1936年夏完成了江海战备仓库的全部施工。

三支外围警卫部队,在完成警卫任务后分别被派往剿共前线参战,大都已战死沙场。

江海战备仓库设计抗震能力10级,仓储面积2万平方米,仓储能力1万吨,建有6间大型仓库,办公区、生活区、转运区,餐厅、训练场、舞厅、浴室、医疗室、厕所、垃圾站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一个小型电影院和进行了隔音处理的室内射击场。所有的电力由一组德国进口的360千瓦柴油发电机供应,并有一组备用发电机。

自此在这美丽的星球上少了一个藏在深山人未识,孕育了亿万年极具科考价值的大型溶洞,多了一个堆满了杀人利器的巨大军事仓库。不知此洞的发现者比利时地理学家皮特尔斯先生会作何感想,或许他宁愿让这个美轮美奂的地理奇观永远埋藏在地下。

1936年10月10日,双10节,江海战备仓库作为秘密国防工程里的献礼工程呈报至蒋委员长处。委员长君心大悦亲自批示筹备成立军需署直属江海秘密战备仓库(代号:071),级别为正团级。

编有军械、被服、粮秣、总务四个正营级部门。通讯队、医疗队、消防队、宪兵队四个正连级部门。一个步兵连,一个警卫连,一个输送连。总计编制人数526人,人员由军需署在全军选调,必需政治可靠,军事素质良好。

注:为防共、防谍、防泄密,军事委员会特务情报组将派遣一个督查室长驻江海仓库。

这一条是特务组长戴笠找到蒋委员长特意加上的。军需署长俞飞鹏为争到这块地盘也曾给戴笠许诺过,心里再不痛快,此时只有无条件接受督查室的进驻。

071仓库人员的选调工作由俞飞鹏亲自负责紧锣密鼓地开始秘密进行,所有的军官都是经过遴选从军需处本部或军需学校调入。

医疗队由陆军第一医院抽调人员组建,警卫连由驻守南京的王牌第88师528团直属特务连整建制改编,特务处督查室由特务处单独组建,只有这三个单位不是军需系的。

所有接到调令的军官和士兵都不知道自己将调往何处,调令上的单位一栏为空白,只是上级特批可以休一个月的探亲假让大家颇感惊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