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章 古县城一将北来(2 / 2)

加入书签

他再自思:“自己已经报过了身份,乃是自己人,这些人为何却是这副如临大敌的模样?”想到这里,他的心中不由得愈发的起疑!

乃急挥手的招来了,那些前去宕渠传令的赵韪亲信们。

“你等认真听着!”他仰视城头,却压低了声音对那些亲信们说道,“呆会不可惊讶大叫,只给我细细的打量一番城头之卒,看看可有熟悉之人。”

那帮亲信们闻言,依令举目便向着城头上望了过去,却是纷纷的摇着头,竟无一人开腔表示,城上有所识之人。

那将见状“嘶!”的,就倒抽了一口凉气!心中知道这事情是真的不对劲了。因为若说这大军之中人数众多,平时各依行伍,那倒真是有可能互相不认识。

可此时这城头之上人数众多,赵韪的这帮亲信们,平时又是负责往各部传递消息的,却不可能连一个熟悉的面孔都没有。

却原来太史慈因那新降之卒未经整顿,故此不敢交与守城的重任,只是指派得力的手下们,准备对他们进行整训。

至于城头上的这些守城之卒们,却全都是自其手下的四千精骑中,挑选而出的士卒。因此,这帮亲信们,却是真的一个也不识得。

此时,那奉太史慈之命去请李异的警卫,却犹未曾到来。因怕被人认出,而躲在城后的太史慈,却先听得随身警卫轻声禀道:“将军!那将正命从人后撤,似乎有想走的意思。”

“什么?”太史慈闻言大惊!他身负守卫这新得垫江县城的重任,几乎马上就想到了这将之所以要走,只怕是看出了什么破绽的缘故?

他自思:“此时主公未至,敌军尚有赵韪的四万大军情况不明,为防止消息泄漏,却不能任由此将安然离去。”

乃于城后扬声大叫道:“将军且住,李异来也!”叫着,却等不及再做多想,只一挥手便带着身边的随身警卫们,急急的向着城下奔去。

他边走边于路上急声对一名警卫吩咐道:“我先去缠住那将,你却给我速去唤醒魏延将军,令他率领麾下的精骑们,火速自东、西两门包抄而出,把这一小伙人员全数截住,万不可使得一人走脱。”

“喏!”那警卫得令抱拳高应一声,拔腿便向着城中奔去,自去相请魏延不提。

太史慈却暗暗自责:“恁他个娘的!老子这脑子真是木头做的,那敌军不过百余人,还请的什么李异?若是主公在此时,早已开城门引其入内擒之多时矣,又何需做这许多的事情?”

太史慈奔行疾速,不一会儿功夫,便引着警卫们来到了北城下。

一身青甲披白袍的太史慈,却手提银枪,肩背雕弓的迅速上了战马,只引着近百名的随身警卫们,唤开了垫江县城的北门,在令人酸牙床的“吱呀”声中,策马离城的便来追赶那将。

那将因听得李异到来,却也不曾走远,只立马提刀的在城下张望。他闻声见得城门开处,李异没看到,却看到这青甲白袍将,正持枪引人赶来。

太史慈见得那将没有策马而逃,乃于马上大叫道:“将军何故便走,一会李异来了若是见不到您,岂不是要责怪于我?”

却不料那将,或是因为年纪较大的原因,江湖混久了这经验也极为老到,他见得太史慈跃马扬枪而来,全非待客之礼。

他的心中明亮得直如那明镜一般,又焉有不知道敌将想做什么的道理?

然而,他却又暗自思到,赵大人重新启用于我,令我来这帮他看管粮草的重任,虽然是情非得已之举。

然则我既已接令,受人之托自当忠人之事!这垫江县城虽已失陷于贼手,却幸苍天垂怜,复使这员贼将追出城来。我何不乘机就此把他拿下,说不定还有重新夺回垫江县城的机会。”

思及此,他乃于马上“哈哈”大笑数声,却猛的一板面孔,刀指太史慈的厉声叱道:“好个狡猾的贼子!你还想要诓骗某到几时?”

说着,他锐利的目光一扫策马急奔的太史慈,再次放声叱曰:“你究竟何人,又为何夺我垫江县城?可速速与本将报上名来,本将掌中这口宝刀之下,不斩无名之辈!”(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