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章 收大才心虑萧关 三更至请支持(2 / 2)

加入书签

华飞在目送太史慈与法正引军离去后,急命魏延与张卫引领一众步卒们,保护着民众们尽往长安城而行,却自与许褚先引数百人打马疾奔长安城而去。

当日深夜清冷月光照耀下的长安城中,富丽堂皇的车骑将军府中便灯火通明,未及洗去一身征尘的华飞,正与徐庶连夜商议着稳定关中之事。

徐庶身为军师祭酒主管军事,这心中早已经有了打算。见得华飞动问,乃于满室油烟气中对华飞抱拳高声禀道:“主公,眼下我军在长安城中的兵力,共计有精兵四万五千余人之众。”

华飞闻言心中沉痛!要知道本次进军关中,他共动计用了大军和賨人兄弟们,共计五万三千多人,不想一战下来竟然足足损折了八千多名弟兄。

却听得徐庶朗声续道:“眼下西面的大散关中,尚有我军的杨任引着三千精兵在镇守,而计算日期严颜应该也已经引领本部的八千精兵抵达大散关。严将军忠勇强干,主公可命其镇守长安西面的重镇雍县,以防天水之敌就便分军巡视抚慰右扶风一带。”

说着他略顿了一下又在艳红摇曳的火光下,对华飞续道:“至于武关一带的京兆郡,主公也可令张卫将军引兵数千出巡,而后再令兴霸引军数千急取华山之西的郑县,以拒弘农之敌。”

华飞点了点头,却又摇了摇头对徐庶道:“关中八水绕长安水利河运发达,我想让善长水战的兴霸在拿下郑县之后,于军中和民众中挑选会水之人组建水军一部,屯于长安城之北的渭水。以便利用水流之利接应各方。”

说着他略停着又续道:“至于郑县这个关键地方,我想命镇守在大散关的杨任,马上前来长安城,让他领兵前去坐镇郑县。”

说着他转动着掌中微凉的佛珠,继续踱步朗声道:“这样子做的话一旦关中有事,则兴霸可迅速循水路救应各方,而且士卒们顺行乘船而下兵力不至于疲劳。”

“主公高论!是庶失考量了也。”徐庶闻言低头沉思片刻同意了华飞的想法,又对华飞说道,“如此一来二百里外的郑县与五百里外的商南县当可无忧虑。”

华飞冲着徐庶点了点头,又在淡淡的檀香味中说道:“这样一来关中的东、南、西三面全部无忧,可是北面的萧关却是重中之重。”

“主公可是在担忧贾文和?”徐庶见他心事重重乃开声询问。

“不错正是贾诩!”华飞点头道,“这个人的智计超于常人,关中之败并不是他的智力不行,而是李倥与郭汜等人不能善用于他而已,而且西凉的兵马甲于天下,一旦让马腾等人得到贾诩的帮助,那么必成关中的大患!”

说着他略停着又说道:“子义虽然有法正相助,但是为了能迅速的到达萧关其所引的全是精骑们,我担心他们只带着三千精骑们前去会有危险。我们必须马上派出得力人手,前去帮助他们。”

徐庶闻言心知华飞所说不差,需知萧关距离长安城足足有着八百余里的距离,且他们面临的敌人,光是西凉的溃兵就有高达数万之众。

更何况太史慈与法正引军出行时,因为时间紧迫全都只带着干粮出发,连军粮都来不及多带,危险之说当非空穴来风。

可是萧关路远华飞眼下的大军仅有四万五千人,还必须得分兵把守各方,军力已成捉襟见肘之势。

而且虽然说他们很幸运的收得了西凉众军的弃马,高达万余匹。然而他们手头上兵卒却又都是些步军,八百里路程等步军们赶到时,恐怕只有帮太史慈等人收尸的份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徐庶虽然明知道二人会有危险,却也因兵力不足和形势所限,而一时无法可解。

徐庶身为这个时代的人无法可解,可是华飞这个来自后世,比别人都了近两千年知识的人,却是马上就想到了办法。

遂急令徐庶前去安排先前所商量的稳定关中之事,而传令命魏延马上前来听令。(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