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章 贾文和首当其冲(2 / 2)

加入书签

却原来此人并不是贾诩本人,而只是他随身的一个名唤做贾陀的忠心死士而已。此人乃是贾诩千挑万选才选出来的与自己形貌相近之人,通常用来做为替身使用。

这也是向来惜命,且讲究“谋己为第一”的贾诩,为什么竟然敢于单独一人的接见鲍出的原因之所在。

是日贾诩在见了那书信以纸皮密封,又在拆信后见其纸素白、墨迹留香、不由得暗自的感慨着华飞之多才!

因为这等纸在华飞之前可以说是见所未见的东西,就更别说拿来写信了。

贾诩经一番感慨后,在淡淡的墨水味中展信细观,但见得其上并无称呼与署名,却写道:“公之智计,天下无双!以君之才本当足可使自己青史留名、汗青得芳,奈何因一时之误,而致使留臭万……”

贾诩在看了一半的书信后,那信纸便为之在艳红温暖的火光下“嗦嗦”的颤抖不已。

贾诩本人更是“唉!”的发出了一声长叹,随即就眼望屋顶的为之久久不语,只是那一对素来充满智慧的双目,此时流露的却是无尽的心酸。

原是华飞先以当年贾诩建议李、郭等人兵犯长安,杀死了对大汉功不可没的王允,从而引得大汉天下大乱的事情说起。

并在信中将后世人评他为乱大汉之罪魁祸首的事情,详细的尽行解剖并将其适当夸大的写来,从而引得贾诩为之心惊!

此计乃是华飞针对世间人大都是难脱名利枷锁的事实,对贾诩说明了如果他不知道要想办法去补救的话,将来必然是要遗臭万年得令子孙后代亦为之蒙羞!

谅这贾诩虽为毒士,又岂有无端不顾自己的声名和拖累子孙的道理?因此他在看后,才会不由得是一番思索,几多忧愁?唯换得数字错!错!错……

良久之后贾诩因大错已成再难更改的原因,乃强打起精神的重新观看着华飞所写的亲笔书信。却见得上面继续写道:“方今天下纷崩离析,江东有孙……”

却是华飞随后又对贾诩详剖了天下的形势,并详呈自己已经拥有了益州与关中并弘农的广大地盘,且自己的麾下民富而军强,兵精更将勇之事实。

贾诩看罢后,亦是不由得感慨道:“华鹏展果然厉害!仅以区区的一介野民出身,在无官无职无身世下,竟然能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便谋得如此江山,此足可见其智谋何其高也!”

贾诩并不知道华飞是个来自后世的作弊器,因此却被华飞的巨大成功给唬了去,他在感慨了一番之后,便继续的往下看信。

却是看得为之双眼大睁,原来华飞在信的未尾写道:“人言公有乱国之心,飞对此论实不以为然也。因为飞知道当年君对李、郭之所言,乃是‘奉天子以令诸候也!’奈何李、郭等贼不听君……”

却原是华飞一直都认为贾诩虽然出计攻打长安城,然而却一直都不认为贾诩是大汉天下的罪魁祸首。

并且他也不认为贾诩只是为了自己活命,就献出了这般的毒计。

为此华飞特意的向贾诩分析出一些事情,他认为当年贾诩之所以会献那样的计谋,乃是因为贾诩的出身地是在那西凉的武威。

而当年董卓的麾下中有很大一部份人都是出自西凉,偏偏王允又下令要尽诛助那董卓之人。

由此可知要是当真如此的话,西凉的人将要死伤几何?只怕血流成河亦不足以形容其惨矣!

因此贾诩为了自保也为了保家乡之人,便献了奉天子以令诸候的计策。

接下来的事情发展便因为“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这一句众所周知的话,而变成让贾诩这个只是一介文士又手无兵权的人,所无法掌控的了。

也因此在李、郭等人大事定后,贾诩才会一再的推辞他们高官厚禄的封赏,最终只领了个太守之位,便草草了事。

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贾诩也依然一直都在为朝廷和民众们做些实事,比如说曾经推荐过许多有用的人才,还有力劝李傕不要去抢皇帝用来赈济灾民的太仓米等事。

华飞在信的最后面告诉贾诩,只要他愿意来辅助自己,便为会设法为他御掉这个他为之背了许久的黑锅,还他一个清白。

华飞这一封信写得一点儿也不华丽,却是实实在在的打动人心,贾诩看后亦不由得是为之心绪难平!(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