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薄胎玲珑灯(1 / 2)

加入书签

薄胎瓷是景德镇传统瓷器品种中最久负盛名的特种工艺产品之一,特点是瓷胎薄如蛋壳、透光、胎质用纯釉制成。

如今世面上常见的号称薄胎瓷的粗制品,其实不过是将坯体做得略薄,以减轻重量、增加透光性,搏个薄胎瓷的噱头。哪怕的很多知名的大厂生产的所谓精品,其实也不过是利用现代机器精密控制,得以尽量压薄坯体并尽可能保证成品率。尽管看起来比淘宝卖的粗制品薄得多透得多,却仍旧是有极限的薄。

然而实际上,真正精品的薄胎瓷,是用纯釉作为胎体,而非瓷土。最顶级的精品,在拉出粗坯并上釉后,利坯时,慢慢将粗坯的坯体一点点完全刮去,最终仅剩极薄的釉层来作为坯体,再上釉烧造。其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其成品失败率亦极高。然而一旦烧造成型,堪称薄如纸,轻如蛋壳,亮如玻璃,透过性极好。

此时廖明飞送给范晓旖的这只小夜灯,虽不是真正顶级的薄胎瓷,却也是难得的精品。看灯壁厚度,用的虽不是纯釉的胎体,还保留了极薄的瓷土胎壁作为支撑,但是原本的坯体估计也所剩无几,透光性自然也是毋庸置疑。

只是这只小夜灯比寻常的小夜灯还要小些,其内仅可容纳一只极小的灯泡。想来可能是因为制作薄胎瓷,需要长年累月的深厚功力和极其丰富的经验,就是数十年的老师傅也不敢说一定能成。廖明飞尽管技术不错,却毕竟还年轻,无法制作真正顶级的精品,只能退而求其次,胎体不敢过薄,且只敢制小件。

而玲珑瓷,更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在瓷器坯体上通过镂雕工艺,雕镂出许多有规则的“玲珑眼”,然后再施以多层透明釉,烧成后这些洞眼成半透明的亮孔,十分美观,被喻为“卡玻璃的瓷器”。

范晓旖尤其喜欢的青花玲珑杯,透过镂空的玲珑眼,可以清晰地看见其内的茶水,别有一番趣味。

如今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玲珑瓷的技艺基本成熟,烧造并无太大困难。

而难,就难在薄胎和玲珑的结合。

玲珑瓷必须多层上釉,则必然会增加瓷器的厚度。而薄胎瓷追求的正是薄。

这样的矛盾就要求薄胎的胎体更加薄。

而胎体太薄,烧造失败率更会大增。

要在极薄的胎体上镂空雕刻,一不小心就会毁了。而要完成这样的烧造,廖明飞毕竟也不可能是积年研究技艺娴熟的老师傅,也不知道他做了多少个才能烧出这么一个成品。

这个薄胎玲珑小夜灯,绝非之前他送的那些随便花花心思就能弄出来的小东西可比。为了这个礼物,也不知道他花了多少工夫。

而且这灯壁上的玲珑眼,并非寻常的规则的玲珑眼,而是他自己雕刻了多个字样。因灯本身就小,字就更小,还不足拇指盖大,晚上灯光下,字又是反的,有些看不清楚。

范晓旖干脆把这小夜灯插上插座,关了房内照明,开了小夜灯仔细一看,却有些奇怪。

这些字怎么看起来很是眼熟。

她下意识地往光照的墙上一看,只见透着这玲珑字眼的光,清清楚楚照在墙上的七个大字:范晓旖生日快乐。

范晓旖不由呆住了。

她的名字笔画很多,要在这样艰难的薄胎上,雕刻出如此复杂的玲珑眼,廖明飞的雕工只怕远超自己想象!

这件礼物是廖明飞真正用心制作的。透过小夜灯柔和的灯光,都能感受到他满满的心意。

范晓旖怔了好久才回过神来。

廖明飞这个人,温柔体贴,可是嘴也甜得不行。

其实范晓旖一直比较喜欢比较内敛的类型,总觉得嘴太甜的男人不太靠得住。他可以对你说情话,也可以转身就对别人说情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