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平平无奇中原王(1 / 2)

加入书签

花木兰、穆桂英、梁红玉等人立即作沉思状。

这可不是一般的封号,而是注定招惹是非,引起腥风血雨的封号。

确实得好好琢磨一番。

过了一会儿,穆桂英率先道:“圣王如何?”

梁红玉附和道:“这封号听着霸气,但可以加上文武、神啊之类的。”

李韬大笑道:“这是封号,不是谥号!”

梁红玉怔了一下,慌忙道:“末将惶恐,末将……”

“无妨。”

李韬绕着她们踱了几圈步道:“朕的封号要一脉相承,要显得平平无奇,但却又能拉足仇恨。你们觉得‘中原王’如何?”

“中原王???”

几个女将面面相觑,全都嗅到了诸国皆伐的血腥味。

这封号乍听之下是很普通。

但谁不知道十国都属于中原的范畴?

现在大清刚灭,他便如此自封,相当于告诉其他八国的帝王,他要做他们的王!

毋庸置疑,这是在明目张胆地挑衅他们。

曹操、赵祯等人受困于内忧外患,可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嬴政、刘彻、朱元璋等人必然大怒,联手攻唐的可能性极大。

到时大唐双拳难敌四手,只怕会腹背受敌。

樊梨花不无忧虑地道:“陛下,虽然举世皆知您已经开始一统十国了,但秦、汉、明等帝国都很强盛,若是他们再因为您此举,愤而联手……”

李韬淡然道:“即使朕不这么做,他们该联手还是会联手。而且仅是自封,没有意思。朕准备以中原王的身份昭告天下,封曹操为魏帝、孙权为吴帝、刘备为蜀帝、项羽为楚帝!”

以王封帝?

樊梨花、穆桂英、花不兰等人呼吸一滞,心下凌乱。

这看似成全了他们称帝的野心。

实际上是不加遮掩地羞辱他们。

特别还有挑拨刘备和刘彻关系之意。

世人皆知,刘备是因为刘彻的扶持才能在魏国称霸一方的。

而刘备也是自称汉臣,并没有像孙权那样自立为王。

他直接把刘备封帝,让刘备和刘彻平起平坐不说,还给他定了“蜀”的国号。

偏偏“蜀”跟魏国和他现在占据的数州并不沾边,乃是来源于《三国演义》。

他这分明又是在提醒刘备是《三国演义》成全了他,不要忘了向大唐俯首称臣呢。

试问刘备怎会隐忍?

不过,让她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李韬竟然觉得这还不够,又添了一把火。

他重重地咳嗽了数声道:“只是封帝也无趣,肯定还要贬王。朕还准备在诏书中贬秦帝为秦王、汉帝为汉王、隋帝为隋王、宋帝为宋王、明帝为明王。”

“……”

樊梨花等人瞠目结舌地看着他,半晌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这仇恨拉得恐怕要冲出天际,塞满乾坤了!

他真的准备好同时对付这么多帝国了吗?

大唐现在国力虽强,但也无力应对啊!

他若是人在长安,估计不少大臣该死谏了。

她们倒也想劝谏,只是经历了灭清之战,她们觉得大唐在他的治下,一切皆有可能。

在攻打大清之前,她们都觉得大清兵强马壮,是块极难啃的硬骨头。

没有个数载,恐怕很难拿下。

结果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被以摧枯拉朽之势拿下了。

灭清也彻底提振了大唐上下的士气。

兴许大唐可以试着傲视诸国了。

她们知道以秦帝、汉帝等帝王的雄才伟略,这种“尝试”是她们自己给他找的由头。

可她们眼下真的是找不到其他的由头了……

“你们这是怕了?”

李韬留意到她们的表情,打趣道:“想不到你们这几个巾帼也有怕的时候。”

樊梨花咬了咬牙道:“若陛下主意已定,哪怕八国共讨,末将也定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绝不退让半步!”

花木兰、穆桂英等人相互看了一眼,齐声道:“末将亦是如此!”

“哈哈哈……”

李韬仰天大笑道:“好!眼下大唐不仅要不怕事,还要不怕挑事,有时候主动挑事也是一种极好的策略!”

他并没有展开说。

而且系统的声音也响了起来:“叮,恭喜宿主触发系统隐性任务,羞辱诸帝,挑起事端,特奖励一百万斤土豆!”

“土豆?还是一百万斤!看来朕这挑事挑得很值啊!”

李韬喜不自胜。

如果说得到红薯、辣椒和棉花之后,他还想得到什么的话,那一定是土豆。

一方面是因为他坑了自己。

在他让人广为印刷的《农政全书》中,有关于土豆的记载:“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内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洗腻衣,洁白如玉。”

他给疏漏了,没有及时删改。

毕竟这个时代的中原并无土豆。

然后就出现了大量臣民向他询问此物在何方的情况。

他只能硬着头皮说在域外,心里想着若是系统一直都不奖励此物的话,那么他就派人到南美大陆去把这东西给弄来。

现在他总算能给臣民们一个交代了。

另外一方面,红薯亩产千斤,土豆可是能够亩产两千到五千斤呢。

吃法也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