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放山人(1 / 2)

加入书签

行走每隔一段时间头棍用索拨棍在树干上击打一下,然后二棍击打两下,尾棍听到后击打一下,相互之间不允许喊叫、说话,就全凭着击打的声音来判断彼此的距离和行走的速度。

放山的规矩还有很多,比如在放山期间不允许随便说出看到的东西的名字,也不允许采摘除人参外的其它山货,看到棒槌要喊山,在参把头用挂着铜钱的红绳将参杆系上后,要一声大喊“棒槌”,据说是防止大喊的时候怕棒槌变成人参娃娃遁土跑掉。

谁敢保证不会跑掉呢?毕竟有太多这样的传说啊!围绕着人参的离奇的故事,从古到今就没断过。

有喊山的这时就要有人应声:“什么货或者几品叶?”,这边在回答所看到的棒槌叶品就行了,然后跪拜起参,应声的人如果不是这个群体里的,而是外人,那就也要跟着分钱的,这个规矩无非为了体现大自然的财富大家见者都有份的无私精神,当然现在的放山人都是商量好了才喊山,也就不会有外人应声了,所以很少有跑单出来放山的。

洛风因为临时回来没有提前和领头的老把头约好,林区人又多为勤劳,也没有在家闲着的人员,只能自己一个人上山了。

行走一上午也一无所获,近的地方多年来都被人群拉网式的挖采,发现棒槌的几率太低,棒槌本来就不是常见的东西。

时到正午,洛风在一处山中溪流旁歇息,喝着溪水吃着带来的干粮想。

“应该在往远的地方去才行,神木峪那边或许机会能大些。”

还是好几年前打猎冒险去过几次,地形还算熟悉,不过哪里的野兽很多,危险也很大,自从国家禁枪后,家里的猎枪都上缴了,后期也带着黑枪打过几次猎,除了神木峪范围,其他地区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少,逐渐也就不在狩猎,但是一身的本事还没丢。

并不是有枪才叫狩猎,对于一个猎人,没有枪也照样能在深山老林生存,并且还能利用各种方法来捕捉猎物,如套子,井、绊子、回头棒、自制的弓等。除非碰到大型的肉食动物,那就很难对付啦!

所以在吃完干粮后,又捧了两口溪水,胆大的洛风,起身拎着索拨棍一路向充满了野性和神秘的神木峪而去。

神木峪,范围很大,方圆近百里,延绵起伏,山形独特,最诡异的还要属那常年雾气昭昭的断崖,没人下去过,也没人敢去,是山里人的禁忌之地,而神木峪其他地方到是没什么特别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