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纷争(二)(1 / 2)

加入书签

完,胡汉民又陷入了沉思当中,不一会儿,他突然抬头问道:“忠革,你现在最担心什么?”

高振闻言微微一笑道:“担心有人公报私仇啊,介石会这么做,汪主席也会这么做,他鲍罗廷更是如此,我看许司令这个特别委员会委员算是一个摆设了。毕竟,现在的情况对他最为不利。”

“那忠革有没有想过帮他一把的打算?”胡汉民接着问道。

“不会。”高振听到这个问题有些不满:“实话,如果最后他被查处,他是冤枉的,到也没错。但是就看他手底下的那些人,做的事情,我看实属应得。难道胡部长的意思是我们这些所谓的右派团结在一起,反对中央的话,我看今天的谈话也可以就此结束了。”

胡汉民对于高振的举动倒是并非诧异,淡淡的一笑道:“我看忠革的立场还是很坚定的嘛,其实我今天来,主要是想和忠革商量一下,有没有‘清党’这个打算。”

高振不由闻言愕然,‘清党’!这个是什么想法?连忙问道:“胡部长的意思是?”

胡汉民轻轻的头笑道:“其实我们这些右派也分为三六五等,有些人虽然反对和**进行党内合作,却不反对和**之间的合作;有些人虽然反对和**之间合作,却为了总理的遗志而选择合作;但是还有一批人,即反对和**之间的合作,又为了一己之私,早就把总理的遗志抛到脑后。所以,我的‘清党’就是把着第三类人刨除我右派之行列,同时也同意第一类和第二类人,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组织,国民党内部的右派组织。”

“这个……”胡汉民一解释完,高振脑子更加迷惑不堪了,这个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是不是就是发动4.1的右派组织?

看到高振脸上阴云不定,胡汉民继续解惑道:“现在舆论一直抨击我们,并非是针对个人,而是笼统的抨击。致使我们这些和左派政见并不一致的党内人士岌岌可危,而我思前想后一番,认为我们应该进行某种形式的反击的同时,也应该和他们当权的左派人士之间达成一些默契的妥协。”

“有一句话不知道忠革听过没有:我们即不做秦桧,也不做岳飞。难道我们这些‘右派’当中的人,就不能从中挑出一些真正为完成总理遗志而奋发之人么?”胡汉民完,便饶有兴趣的等待高振的回答。

对此,高振脑中始终在互相争斗,如果按照胡汉民的,这个组织没什么不好的地方,但是隐患也不少,虽然对于历史知道的并不多,但是最起码他知道4.1等一些残杀**人的事情,就是右派干的,但是这个右派当中到底包涵了谁,虽然笼统了一些,但是至少蒋介石是位列其中的。可是从现在看来,他是个极左的人物,难道他后来又遇到了什么?

“忠革,不如这样,你再考虑考虑,这个也是我的初步想法,至于到底要不要如此,咱们到时候在探讨。”高振的为难被胡汉民看的一清而出,而他本人也认为现在不宜强求,不如先留下答复的余地。

高振将信将疑的头,表示会深思熟虑之后,胡汉民觉得没有久留的必要,便示意准备离开。在临走前,又拍了拍高振的肩膀,嘱托道:“忠革,切要好好考虑考虑。”

回到屋子的高振,一脑门子的在考虑和胡汉民的谈话,为如何抉择而思索。同样在考虑的还有其他人。鲍公馆里的周主任和陈延年等人也正在和鲍罗廷讨论的相同的话题。

“廖案给了我们一次沉重的打击,这是右派的一次可耻行为。我们应该认清,革命道路上的血雨腥风,这次,我们不应该再选择妥协退让,而是要据理力争。”鲍罗廷严肃的道。

“对,这是血的教训啊,没想到,他们竟然真的忍心下手。”‘廖案检查委员会’委员之一的周主任厉声道。

“却是如此,看来我党也应该在保卫这方面加强一下。他们不会轻易的作罢,我们要做好防御措施,以避免再牺牲志同道合的同志了。”同为委员杨匏安黄不犹豫的表示道。

“这个我支持,我认为根据现在的局势,你们应该组建一支保卫队,来确保同志们的安全。”鲍罗廷首先赞同道,他一话,这件事情基本上也就定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